一、技术准备
1、编制施工进度计划
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和规定的施工工期、质量要求,确定本工序的施工方案和所需的材料、施工人员的类型、数量,编制本工序作业指导计划。
2、基层检查与处理:检查基层的表面情况、干燥程度以及接缝的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,是否符合施工要求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基层应进行处理。
(1)接缝基层要求
基层应有一定的强度、刚度,基层表面应平整、密实、干净、干燥,对于有蜂窝、麻面、起皮和起砂等缺陷的基层表面要进行处理,达到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;接缝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,宽度和深度应均匀一致;使用溶剂型或反应固化型密封材料时,基层必须彻底干燥,一般水泥砂浆找平层完工后10 d后,接缝才可嵌填密封材料,并且施工前必须晾晒干燥;如在砖墙上嵌填密封材料,砖墙宜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,否则因粘结能力低,易造成渗水通道。
(2)基层清理和检查
、水落口杯、天沟、檐口、泛水卷材收头、刚性防水层等节点部位有妨碍密封防水的水分、浮浆浮渣、砂浆、铁锈、油渍等物质进行清除,以达到密封防水的效果。
板缝深度检查: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板缝深度,用直尺检查,将接缝深度控制在设计要求内。如深度过大可用聚苯乙烯泡沫条嵌填。
接缝宽度检查:嵌填密封材料的接缝宽度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,通常为20mm左右,可用尺量检查。
基面含水率测定,表面含水率可用水分仪测定,含水率偏高时应待其干燥后再施工。
蜂窝麻面的处理:先将出现蜂窝麻面的地方用锥子敲掉,直至混凝土密实部分为止;再将所有的浮渣清扫干净,用水冲净,然后是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找平。
表面浮渣浮浆的处理:先用锥子敲打或用钢丝刷擦出粘附物,再清除浮渣,最后用丙酮或甲苯清洗界面,如果范围较大,宜用刷缝机对界面处理。
反碱处理:先用浓度1~3%的稀盐酸清洗后,再用丙酮或甲苯清洗粘结面。
二、材料准备
施工前应先检查采购的密封材料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,熟悉供应方提供的储存、混合、使用条件和使用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。
1、密封材料的准备
按设计图纸要求选择相应的密封材料;购置的密封材料在入库前应抽样检查;施工用密封材料应计算准确,避免浪费。
2、基层处理剂的选用
基层处理剂起着提高粘结强度的作用。一般情况下,除按设计要求准备密封材料外,必须使用密封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配套材料,以确保密封材料与基层粘结良好。
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~也欢迎大家留言评论